我眼中的縱橫
盡管進入縱橫已經一年半多了,還是經常覺得自己是一個新丁,對縱橫還在解讀之中,那就談一下自己不成熟的淺見吧:
從門外看縱橫:
接觸縱橫是從讀縱橫的書開始的,透過書感受到了專業化的縱橫、認識了諸位大俠、 也了解到了創始人王璞。后來在咨詢競標時又聽到客戶談到縱橫,直到2007年縱橫成立深圳運營中心,我被邀請,作為開幕的論壇嘉賓,才對縱橫有了進一步的 認識。那時候,我心目中的縱橫是一個閃爍著耀眼光環的行業領袖,是一座高峰,讓我敬仰;但是,并沒有把縱橫同自己聯系在一起,仍然是你干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直到2008年中。
有一天,閆
“高”:縱橫的水平高——縱橫有那么多高手,寫了那么多高水平的書,縱橫有那么多高水平的咨詢案例??傊?,縱橫已經成為我心目中水平最高的一家咨詢公司。并開始有點遺憾:做了8年多的咨詢、培訓了,居然對北大縱橫這么一個行業領袖沒有認真研究過。
“大”:當然是規模大,品牌影響力大??v橫一直給我的印象就是“大”,現在到客 戶那里談到縱橫的時候我都是說:我們縱橫在全國民族品牌的咨詢公司中是規模最大的一家。“大”一定有他的內在的理由,一定有我需要讀懂的一些原因??v橫的 “大”是我說服自己加入縱橫的一個重要理由。
“全”:縱橫的業務按照專業中心和職能中心“縱橫”交錯,構成了全中國咨詢公司種業務最齊全的一家,可以選擇的余地很大,并且可以自由轉中心,嗨,縱橫真的非常值得加入! 并且,閆總這樣優秀的老師都加入了,一定有她的理由。
?但是,加入縱橫牽涉到很多具體的問題:原來的公司如何處理?員工怎樣安排?原來正在服務的客戶如何切換?還有,這種由公司老總的身份一下子變成一個普通合伙人,能否適應?等等。問題很多,很糾結。到底該怎么辦?還是決定先到縱橫本部看看,同縱橫人接觸一下再決定。于是,就安排好就一次到北京講課的機會拜訪了縱橫。
這次北京之行堅定了我加入縱橫的決心:在北京我見到的第一個縱橫人是張峰總,她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高雅、智慧、真誠、和善、責任心強,這些都是我欣賞的。后來又見到了陳江總和韓嵩總,他們都讓興奮、令我向往與他們共事;見過他們后,我決定加入縱橫。
進門之后解讀縱橫:
縱橫的自由:
到了縱橫之后,每周要參加一次周會;每天要上協同平臺(可惜現在不用了),在周會上、在平臺上,看縱橫人發表的各種言論,發布的各種信息之后讓我非常意外,甚至很吃驚。在縱橫,連創始人王總都會被公開批評,言論如此自由,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v橫的確與眾不同??!
進一步的了解之后才發現,在縱橫,公司最提倡的就是“自由”,用老縱橫的說法叫做“尊重大家的選擇權”。在縱橫,合伙人可以選擇區域,可以選擇專業中心,可以選擇業務方向,可以選擇合作伙伴,可以不用坐班等等,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任何選擇。
縱橫的口碑文化:
在縱橫工作,口碑很重要。由于公司規模大,人數多,可以自由選擇合作者??诒?何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兒了。一個口碑不好的合伙人,很難找到優秀的項目經理,一個口碑不好的顧問,同樣不被合伙人接受。所以,盡管縱橫很自由,可以發表各種言論,但是,如果誰的言論觸犯了眾人,這個人就沒有市場了,甚至在縱橫呆不下去。在項目合作上,也要注重口碑,就像在商場上注重品牌一樣,在縱橫同樣要打造個人品牌。這點我很喜歡,因為在任何一個組織中都會有個別人(包括合伙人)需要檢點一下自己,無論是能力上還是人品上都有很大改善空間,有了這樣一種口碑文化,這樣的人就會被改造或被淘汰,總體上會使得縱橫越來越好。
縱橫的知識管理與結算:
來縱橫后做了幾個咨詢項目后發現,我們的項目經理和顧問都非常敬業,每天都工作 到10點、11點以后,不僅如此,她(他)們都有非常高的水平,不僅讓客戶滿意,而且,也讓我這個做了快10年的老咨詢顧問敬佩??墒?,也有一些困惑和不解,我發現我們縱橫的項目經理的項目運作各有自己的一套,包括技術思路,使用的工具,成果描述等等方面。我在想,如果能夠把縱橫的這些優秀的項目經理和優秀的合伙人的寶貴經驗沉淀下來,進一步提煉,然后形成一套我們縱橫的指導套件(例如,項目合同、項目建議書、診斷問卷、各種分析工具、各類成果報告等),供我們的合伙人、項目經理、顧問等在咨詢中使用,是否更好?但是,好像還沒有。這一點的確令人遺憾。
同時,有些事情令我不解,為什么我們的項目結算要那么久?全款都收到半年多了, 還是沒結算,據說是因為要做知識提煉,我一直覺得知識提煉同項目結算之間似乎沒有必然的聯系,你結算你的,我提煉我的,有什么天然的連系呢?不過,我想,公司總有公司的道理吧,只是我還沒有領悟。
縱橫的“變”:
到縱橫感到不適應的一點是縱橫的“變”,一個規定還沒熟悉呢,新的規定又出來了,甚至新的規定還沒有完全搞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經過時了。這一點到現在還無法適應。我想變化一定有變化的道理,但是,不變是否也有不變的好處呢?當一個公司已經有了近600人的時候,還是如此快速變化,這么多人適應起來就相當有難度,好比一輛大巴車如果還是像一輛小轎車一樣猛踩剎車急轉彎會讓人暈頭轉向。
縱橫的義工們:
在縱橫,做管理職位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比如,作為縱橫的培訓主委,要花費很多時 間組織培訓活動。接受這一點對于管理顧問及培訓師的我們來說,尤其不易。原因很簡單,“時間就是金錢”對于我們來說是最恰如其分的描述。剛開始時有點不理 解、不情愿。后來不知道是誰在平臺上談到了“義工心態”(可惜忘記是哪位了),使我受到啟發,我想:在縱橫做這些工作就要以這種心態才行。其實,想通了也很簡單:想到那么多人對培訓的期待,想到領導的托付,其他事情就統統拋到一邊了。這時,心中就只有一個想法:如何做好培訓。其實,縱橫的所有的前輩和正在 上任的管理者都是這樣為大家義務工作著的。
以上是我正在解讀中所認識的縱橫。那些讓我尊重和敬佩的人,他們是如何認識縱橫的呢?
上一篇文章:五年咨詢路,一腔縱橫情
下一篇文章:與眾不同的北大縱橫